光明网讯(记者 何宁)日前,在线旅游企业(OTA)同程宣布,将送出总价值约70亿元、覆盖千家景点的1元门票1亿张。随后,携程、途牛等纷纷加入这场争夺战,“门票大战”愈演愈烈。“1元门票”的运营模式看起来并不陌生,之前“快的”和“滴滴”过招亦是如此。双方为了推广自己的软件,不仅掏钱补贴消费者,还补贴出租车司机,堪称“烧钱”。对于这种“烧钱”的门票模式,人民大学教授、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1元门票”只是一种营销手段,其本身的“噱头”大于“革新”,时间不会持续很久。
“1元门票”只是营销手段
“1元门票”出现后,受到众多消费者的热捧,在线门票市场呈爆棚状态,部分景区单日游园人数甚至超过“十一”黄金周。如此火爆的场面让不少业内人士对“1元门票”提出质疑,认为其超低的价格不但“扰乱了价格秩序”,过多的游客数量还可能超出景区的接待能力,影响了旅游的品质,等等。对此,王琪延分析到:“旅游业竞争激烈,以‘1元门票’作为竞争手段吸引游客关注,只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营销手段。在线旅游企业‘烧钱’大战的目的在于推广品牌,扩大知名度,引起大家注意。就目前来看,这一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。”
对于“1元门票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,王琪延指出,“1元门票”对于其他景区门票价格的冲击只是暂时性的,目的仅仅在于吸引消费者目光,聚揽移动客户端用户。当消费群体的观念逐渐成熟后,“1元门票”的抢购热度自然会逐渐冷却,不必过多担心。至于旅游品质方面,则要看景区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否有所提升。
“门票大战”倒逼旅游企业转型
从本次“门票大战”可以看出,“门票经济”已经越来越靠不住了,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门票收入来维持,更应开阔思路,将目光放长远。王琪延表示,成熟的旅游国家门票“免费”是大趋势,美国、新加坡等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并非依靠“门票经济”,而是通过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来带动旅游业发展。“就长远发展来看,各个景区需要在内容和服务上有所突破创新才能获得长足发展。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,提升消费者体验满意度所收获的收益远远超出门票的单一收益。”王琪延说,“这次‘门票大战’无疑再次将‘门票经济’的转型问题推到公众的视线中。”
当然,王琪延也指出,“门票免费”并不适用于所有景区。以故宫为例,其自身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,就目前日接待量来看,故宫的客流量已经几乎达到上限,日日爆满。因此,故宫一类景区不但不适合完全免费向公众开放,相反还应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限流。此外,对于可免费开放的景区来说,如果仅仅靠“低门票”来吸引游客而忽视提升景区自身内容和服务质量的话,也将失去客源。
1元门票“羊毛出在狗身上” 服务难保障
这种“烧钱”的方式到底能持续多久?“1元门票”真的是赔本买卖么?面对质疑,同程CEO吴志祥称曾做出过解释,他将旅游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戏称为:“羊毛出在狗身上,时间来买单”,其实质是大家都拿出闲置的资源进行互换,共同赢利。以同程与招商银行的合作为例,每一次1元门票活动就可以帮银行开发3万以上的新开卡用户,这样的“搭配销售”模式后是双赢的局面。当然,通过“1元门票”不仅能够更好的推广和宣传景区,还可以带动移动APP客户端的发展,方便数据统计,推动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。
虽然“1元门票”优惠多多,诱惑不小,但还是要再次要提醒各位消费者:“1元门票”的目的是将游客带到景点,至于其他相应的服务与保障,并不在商家的保证范围内。因此,抢购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,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,避免权益受到损害。
Copyright © 2002-2017 DEDECMS.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